收藏本站在线留言联系长荣佳网站地图

您好,欢迎访问长荣佳官方网站!

东莞市长荣佳胶袋有限公司

全国咨询热线15017148657
0001,0025,0029 当前位置:首页 » 长荣佳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 复合材料简介

复合材料简介

文章出处:责任编辑:作者:人气:-发表时间:2014-06-23 16:47:00【

  国家标准GB/T 3961—1993中对复合袋材料下的定义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的物理相,包括黏结材料(基体)和粒料、纤维或片状材料所组成的一种固体产物,称为复合材料。简单地说,复合材料就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能,不同形态的组分材料,通过复合手段组合而成的一种多相材料。
  1.复合材料的组成
  (1)基体(基体相):构成复合材料连续相的单一材料,如玻璃钢(玻璃增强纤维)中的树脂就是基体。
  (2)增强材料(增强相):复合材料中不构成连续相的材料。它是分散的、被基体包容的,如玻璃钢中的玻璃纤维。
  (3)复合材料的界面(界面相):增强相与基体相之间的一个交界面称为复合材料界面。
  复合材料的各个相在界面上可以物理地分开,但通过微观结构层次上的分析与研究,发现复合材料界面附近的增强相和基体相由于在复合时发生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变得具有既不同于基体相,又不同于增强相组分本身的复杂结构,同时发现这一结构和形态会对复合材料宏观性能产生影响,所以界面附近这一结构与性能发生变化的微区也可作为复合材料的一相,称为界面相。
  2.复合材料的特点
  与传统的材料相比,复合材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可设计性。复合材料的力学、机械及热、声、光、电、防、腐、抗老化等物理、化学性能都可按制件的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挺求,通过组分材料的选择匹配以界面控制等材料设计手段,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目的,以满足使用性能。
  ②材料与结构的同一性。传统材料的构件成型是经过对材料的再加工,在加工过程中材料不发生组分和化学变化,而复合材料构件与材料是同时形成的,它由组成复合材料的组分材料在复合成材料的同时也就形成了构件,一般不再由“复合材料”加工成复合材料构件。由于复合材料的这一特点,使之结构的整体性好,可大幅度地减少零部件和连接数量,从而缩短加工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构件的可靠性。
  ③发挥复合效应的优越性。复合材料虽由各组分材料经过复合工艺形成,但它并不是几种材料简单的混合,而是按复合效应形成新的性能,这是复合材料所仅有的。
  ④材料性能对复合工艺的依赖性。复合材料结构在形成的过程中有组分材料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非常复杂,构件的性能埘工艺方法、工艺参数、工艺过程等依赖性较大,同时在成型过程中很难准确地控制工艺参数。
  与传统的材料相比,复合材料在性能上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①比强度、比模量大。复合材料“轻质高强”,例如,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比强度比钢高5倍,比铝合金高4倍,比钛合金高3.5倍,比模量是钢、铝、钛的4倍。
  ②耐疲劳性能好。
  ③阻尼减振性好。复合材料界面有较大的吸收振动能量能力,致使材料的振动阻尼较高。
  ④破损安全性高。复合材料的破坏不像传统材料那样突然发生,而是经历损伤、开裂、界面脱黏、纤维断裂等一系列过程,从而迟滞了破坏突然发生。软包装材料复合工艺及设备.
  3.复合材料的分类
  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复合材料通常有以下几种分类法。
  (1)按使用性能不同分为:结构复合材料、功能复合材料。
  (2)按基体材料类型分为:树脂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
  (3)按分散相的形态分为: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纤维织物、编织体增强复合材料、片状材料增强复合材料、短纤维或晶须增强复合材料、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4)按增强纤维类别分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有机纤维复合材料、陶瓷纤维复合材料。
  4.复合材料性能复合原理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化学组分、不同性能的材料组成,它们遵循什么样的法则来进行复合,如何才能使复合的整体性能优于组分材料,即保留所期望的特性(如高强度、高刚性、重量轻),抑制不期望的特性(低延性),复合原理就是探讨这个问题,下面就有关问题作简单介绍。
  (1)基体与增强材料间的相互作用
  复合材料中基体与增强材料问的相互作用是通过所形成界面的性质和强度而表现出来的,一般来说,界面不仅仅是两种材料的几何交界面,而且是具有一定厚度的界面层,在这一区域发生急剧的变化,存在各种复杂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的作用。而在实际的复合材料中,基体和增强材料之间的结合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机械结合。基体和增强材料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纯粹是机械连接,这种结合是靠粗糙的纤维表面和基体产生摩擦力而实现的,只能在平行于纤维的方向上承受载荷。
  ②润湿和扩散。复合过程中液态的丛体在增强材料表面铺展、润湿,然后发生相互原子或分子的扩散、渗透,从而形成界面。
  ③反应结合。基体和增强材料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在界面形
  ④混合结合。上述结合方式中几种的组合,是最普遍的结合方式。
  (2)基体与增强材料之间的相容性
  相容性是指复合材料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各组分之间相互协调、配合的程度。它关系到各组分材料能否有效地发挥作用,也关系到复合材料整体结构和性能是否长期持久稳定。
  ①物理相容性。物理相容性要求复合材料在承受应力作用和环境温度变化时,各相组分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其他的物理性能能够相互协调、匹配。其中力学相容性主要是指基体应有足够的韧性和强度,能将外部载荷均匀地传递到增强材料上,而不会产生明显的不连续现象;热相容性是物理相容性的另一个内容,复合材料要求基体和增强材料有相当的热膨胀系数以及合理的膨胀系数搭配(有时还需考虑热导率),不至于在经受高温后或者循环受热时,复合材料内部产生有害的附加应力而损害其力学性能。
  ②化学相容性。化学相容性相对复杂,它包括热力学相容性与化学反应(基体与增强材料之间的反应)相容性。

  以上信息有由东莞市长荣佳胶袋有限公司整理发布。

相关资讯

复合材料简介

文章出处:责任编辑:作者:人气:-发表时间:2014-06-23 16:47:00【

  国家标准GB/T 3961—1993中对复合袋材料下的定义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的物理相,包括黏结材料(基体)和粒料、纤维或片状材料所组成的一种固体产物,称为复合材料。简单地说,复合材料就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能,不同形态的组分材料,通过复合手段组合而成的一种多相材料。
  1.复合材料的组成
  (1)基体(基体相):构成复合材料连续相的单一材料,如玻璃钢(玻璃增强纤维)中的树脂就是基体。
  (2)增强材料(增强相):复合材料中不构成连续相的材料。它是分散的、被基体包容的,如玻璃钢中的玻璃纤维。
  (3)复合材料的界面(界面相):增强相与基体相之间的一个交界面称为复合材料界面。
  复合材料的各个相在界面上可以物理地分开,但通过微观结构层次上的分析与研究,发现复合材料界面附近的增强相和基体相由于在复合时发生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变得具有既不同于基体相,又不同于增强相组分本身的复杂结构,同时发现这一结构和形态会对复合材料宏观性能产生影响,所以界面附近这一结构与性能发生变化的微区也可作为复合材料的一相,称为界面相。
  2.复合材料的特点
  与传统的材料相比,复合材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可设计性。复合材料的力学、机械及热、声、光、电、防、腐、抗老化等物理、化学性能都可按制件的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挺求,通过组分材料的选择匹配以界面控制等材料设计手段,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目的,以满足使用性能。
  ②材料与结构的同一性。传统材料的构件成型是经过对材料的再加工,在加工过程中材料不发生组分和化学变化,而复合材料构件与材料是同时形成的,它由组成复合材料的组分材料在复合成材料的同时也就形成了构件,一般不再由“复合材料”加工成复合材料构件。由于复合材料的这一特点,使之结构的整体性好,可大幅度地减少零部件和连接数量,从而缩短加工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构件的可靠性。
  ③发挥复合效应的优越性。复合材料虽由各组分材料经过复合工艺形成,但它并不是几种材料简单的混合,而是按复合效应形成新的性能,这是复合材料所仅有的。
  ④材料性能对复合工艺的依赖性。复合材料结构在形成的过程中有组分材料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非常复杂,构件的性能埘工艺方法、工艺参数、工艺过程等依赖性较大,同时在成型过程中很难准确地控制工艺参数。
  与传统的材料相比,复合材料在性能上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①比强度、比模量大。复合材料“轻质高强”,例如,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比强度比钢高5倍,比铝合金高4倍,比钛合金高3.5倍,比模量是钢、铝、钛的4倍。
  ②耐疲劳性能好。
  ③阻尼减振性好。复合材料界面有较大的吸收振动能量能力,致使材料的振动阻尼较高。
  ④破损安全性高。复合材料的破坏不像传统材料那样突然发生,而是经历损伤、开裂、界面脱黏、纤维断裂等一系列过程,从而迟滞了破坏突然发生。软包装材料复合工艺及设备.
  3.复合材料的分类
  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复合材料通常有以下几种分类法。
  (1)按使用性能不同分为:结构复合材料、功能复合材料。
  (2)按基体材料类型分为:树脂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
  (3)按分散相的形态分为: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纤维织物、编织体增强复合材料、片状材料增强复合材料、短纤维或晶须增强复合材料、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4)按增强纤维类别分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有机纤维复合材料、陶瓷纤维复合材料。
  4.复合材料性能复合原理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化学组分、不同性能的材料组成,它们遵循什么样的法则来进行复合,如何才能使复合的整体性能优于组分材料,即保留所期望的特性(如高强度、高刚性、重量轻),抑制不期望的特性(低延性),复合原理就是探讨这个问题,下面就有关问题作简单介绍。
  (1)基体与增强材料间的相互作用
  复合材料中基体与增强材料问的相互作用是通过所形成界面的性质和强度而表现出来的,一般来说,界面不仅仅是两种材料的几何交界面,而且是具有一定厚度的界面层,在这一区域发生急剧的变化,存在各种复杂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的作用。而在实际的复合材料中,基体和增强材料之间的结合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机械结合。基体和增强材料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纯粹是机械连接,这种结合是靠粗糙的纤维表面和基体产生摩擦力而实现的,只能在平行于纤维的方向上承受载荷。
  ②润湿和扩散。复合过程中液态的丛体在增强材料表面铺展、润湿,然后发生相互原子或分子的扩散、渗透,从而形成界面。
  ③反应结合。基体和增强材料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在界面形
  ④混合结合。上述结合方式中几种的组合,是最普遍的结合方式。
  (2)基体与增强材料之间的相容性
  相容性是指复合材料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各组分之间相互协调、配合的程度。它关系到各组分材料能否有效地发挥作用,也关系到复合材料整体结构和性能是否长期持久稳定。
  ①物理相容性。物理相容性要求复合材料在承受应力作用和环境温度变化时,各相组分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其他的物理性能能够相互协调、匹配。其中力学相容性主要是指基体应有足够的韧性和强度,能将外部载荷均匀地传递到增强材料上,而不会产生明显的不连续现象;热相容性是物理相容性的另一个内容,复合材料要求基体和增强材料有相当的热膨胀系数以及合理的膨胀系数搭配(有时还需考虑热导率),不至于在经受高温后或者循环受热时,复合材料内部产生有害的附加应力而损害其力学性能。
  ②化学相容性。化学相容性相对复杂,它包括热力学相容性与化学反应(基体与增强材料之间的反应)相容性。

  以上信息有由东莞市长荣佳胶袋有限公司整理发布。

相关资讯